语文教研室刘红梅老师开设《采石工》公开课
2023年9月19日第三节课,刘红梅老师在2244班开设题为《采石工》的公开课。语文教研室刘静、刘艳萍、施蓓蓓、杨学锋、张琦、朱益嫣等老师参与听评课活动。
本课授课按照“初步了解采石工——作者简介——初步感知——再读分析——三读总结——拓展延伸融入思政元素——视野补充”的思路开展授课。
本课授课具体安排如下:
一、通过于谦的《石灰吟》和一组采石工图片导入。
使学生对采石工群体有个直观的初步印象。
二、作者简介。
简要介绍作者。
三、初读感知
1.利用《跟着课本去旅行》资源,让学生初步了解采石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,感受采石工劳动的不易。
2.学生谈视频观后感受。
3.学生自由读诗,请一位学生试读。
4.感知诗歌结构,分层理解内容
四、再读分析
第一层:采石环境,请学生从诗中找出环境诗句,思考环境抒写的作用。
第二层:采石场面,找出采石场面,思考诗歌绘出怎样的采石场景,体会采石工劳动的艰难辛苦。
第三层:采石精神,通过采石环境和采石场面的描写,抒发诗人对采石工的崇敬和赞美之情。
五、三读总结
1.诗人如何塑造采石工形象
2.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
3.诗歌的主旨
4.诗歌的艺术特点
六、拓展延伸,融入思政元素
工匠风采:当代采石工——矿山巧手王仁冲
体会劳动的平凡和伟大的含义;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
作为职校生,我们也可以凭借我们的一技之长,勤学苦练,学习采石工坚韧顽强不怕吃苦的劳动精神,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七、视野补充
资本主义同样职业的采石工现状。学生独立思考。
八、作业布置
评课环节,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结构清晰、知识点明确,内容安排紧凑充实,能够不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,视频资料给学生带来了直接的震撼,为帮助学生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。建议是让学生再更多地参与互动,再多安排时间让学生读诗,教师不要讲太多。

